事情看透,你就明白該如何進行;人情看透,你就明白該如何相處。
事情看破,你就不想做事了;人情看破,你就不想做人了。
所以,只要用點心,其餘只是接受。

要做到不去在意他人的言語很困難吧....
嘴巴是別人的,人生是自己的。
快樂,是純粹自然的產物,是自己百分百支持自己、肯定自己的禮物。
沒有了自我,一切的快樂都是虛偽的假象。
即使人家批評你、否定你、攻擊妳,
也不代表你的自我受到否定,
唯一能否定你的人,只有你自己。
因此,那些經不起人家批評,人家說一句,
要難過三十天,人家說兩句就要打人翻臉的人,
事實上是對自己極端沒信心的表現。

當然了!這種容易隨人家「批評」起舞的人,注定要跟快樂說拜拜。
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;只要人家有嘴巴,就會有意見和批評想快樂的人,
就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批評。再者,太在意別人想法的人,不僅不能快樂,
也容易失去自己的特色和個性,更沒辦法發揮自己的潛能。

總之,嘴巴是別人的,人生是自己的,

有習慣性被人家嘴巴「虐待」的人,
請用左腦右腦想一想:『為什麼我要當人家嘴巴的奴隸?
為什麼要這麼在意在意別人的想法呢?』
只要你想通了,你就擁有快樂的自主權了!

穿對方的鞋,才知道痛在哪裡? 

在蘇聯這個國家還是普遍貧窮,購買任何東西都必須排隊的年代裡。
有一個蘇聯的窮人為了招待他的外國友人來訪,
正興致勃勃地賣力打掃自己的房子。正當他很認真地在掃地的時候,
一個不小心,竟然將唯一的一柄掃把,「啪」地一聲,給弄斷了。
蘇聯人楞了一秒鐘,馬上反應過來,登時跌坐在地上,嚎啕大哭起來。
他的幾個外國朋友這時正好趕到,見到蘇聯人望著斷掉的掃把痛哭不已,
變紛紛上前來安慰他。

經濟強盛的日本人道:
「唉,一柄掃把又值不了多少錢,再去買一把不就行了!又何必哭得如此傷心呢?」

知法守法的美國人道:
「我建議你到法院去,控告製造這柄劣質掃把的廠商,請求賠償;反正官司打輸了,也不用你付錢啊!」

浪漫成性的法國人道:
「你能夠將這柄掃把給弄斷,像你這麼強的臂力,我連羨慕都還來不及呢?你又有什麼好哭的啊?」

實事求是的德國人道:
「不用擔心,大家一起來研究看看,一定有什麼東西,可以將掃把黏合得像新的一樣好用,我們一定可以找到方法的!」

講求迷信的台灣人道:
「放心好了!弄斷掃把又不會觸犯什麼習俗的忌諱,你究竟在怕什麼呢?」

最後,可憐的蘇聯人哭著道:
「你們所說的這些,都不是我要哭的原因;真正的重點是,我明天非得要去排隊,才可以買到一柄新的掃把,不能搭你們的便車一起出去玩了!」

人與人之間的同理心,一向是人際溝通當中,最重要、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關鍵。

從這個故事中,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,缺乏同理心的人際互動將會產生什麼樣荒謬可笑的後果。


每個人都有著自己既定的立場,也因此而習慣於執著在本身的領域當中,
忘卻了別人也和自己一樣,有著他固執的一面。
所以,在做任何的事物考量之前,試著先將自己的想法放下,
真正設身處地站到對方的立場,仔細地為別人想一想。


你將會發現,許多事情的溝通竟會變得出乎想像之外的容易。
或許您會說,這樣的道理,早在八百年前就知道了。
不就是「將心比心」而已,也沒什麼新鮮的。

是的,許多又好又簡單的成功法則,
包括同理心的哲學,早就在我們的身邊盤繞多時;
只不過,我們一直未能將之真正做到最好罷了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eishi12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